看了2年房,损失100万?
一个老兄大概两年前就准备买房,期间一直在问啊看啊,
如今预算提到550万了,看的还是当年400万水平的房子,
现在依然还在看房中...我都替他着急
那,正常情况下,看房多久比较合适呢?
自住还是投资?
在买房之前,至少先搞清楚一个问题:
是更看重自住,还是更看重升值?
如果是前者,就要规划好自己上下班通勤的极限,并在这个范围之内进行选筹;
如果是后者,则可以把目光放到全市,如果升值和自住刚好能兼顾,最好,
如果不能,投住分离即可。
以上这一步,是给整个买房计划定基调的,
很重要,但并不难,正常人只要稍微花一点时间就可以考虑清楚。
其实,如果你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,我会建议选后者,
因为这个年纪买房,最重要的不是自住,而是升值,
—— 升值上不拖后腿,以后才有置换的空间。
除非你做好一辈子不换房的准备…
2.
接下来,进入正式的看房阶段。
一、根据自身的资金、收入情况和购房、贷款资格,确定能买的总价范围。
二、对城市各区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解。
在这一步,可以直接排除掉不好的或者不是主力发展方向的片区,
即使在这种片区也会有不错的楼盘。
因为,好的区域内好的小区那么多,干嘛要浪费精力去屎里找糖呢?
(当然,如果预算在好片区内完全没得选,就只能退而求其次)
三、选好片区之后,借助买房工具,比如链家、Q房、乐友家,等等,按照预算筛选房源(总价设置为自己能接受的极限),
并逐个进行对比所在的小区。
—— 如果需要兼顾自住,则在对比小区阶段,把超出通勤范围的部分过滤掉即可。
四、有看好的或者喜欢的,就标注出来,形成一张「小区清单」。
五、后按照清单列表,约当地的中介带看。
其中,前四部分可以线上完成,用心一点,一周就可以。
带看部分,按照周末看房、每天看一个片区3个小区的速度,
城区面积大的(北上广深津蓉),差不多需要三个月,
普通面积的城市(大部分二三线),尽量不超过两个月。
如果有信任的专业人士指点,可以直接过滤掉低质量的区域和小区,减少后期带看量,
则整个周期则可以缩短一半以上。
六、锁定最心仪的2-3个小区,
随时盯着房源动态,有合适的就迅速拿下。
如果希望多等等看有没有新的、更好的房源挂牌,也可以主动拉长最后一步的周期。
—— 当前面五步不掺水分地做完,进入到这一步时,对市场的感知会非常灵敏:
最近小区房源挂牌多了还是少了,成交快了还是慢了,成交价高了还是低了...
一旦发觉行情有变,可以立即行动。
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看房三个月,买房两小时...
3.
综合算下来,在完全自己看房的前提下,
一线城市100天,最多不超过四个月、二线城市70天,最多不超过三个月,
就是比较适合的看房时间。
看房流程
太着急,容易盲目下单,选不到最合适的房子;
太墨迹,则容易错失时机、错失好房源。
看房时段选择
当然,以上看房周期的前提是,市场处在相对平稳的楼市静淡期。
如果市场已经热起来,到了房价一天一个价的“非正常”时期,则要速战速决:
能在两天内解决就不要拖一周,能一周解决就不要拖两周,能工作日出来看房谈价就不要等着周末……
这时候,抓紧时间入场才是最重要的。
只要保证在第二步,大方向上排除掉了拖后腿的区域,
即使买不到最合适的,也不会太差,
至少一定比钱拿在手里,眼睁睁看着房价上涨好得多。
低成本看房
如果是到自己不熟悉的城市买房,考虑到时间和距离成本,
最好是先提前做好功课,然后拿出整段的时间集中过去看房,
前期准备可以适当长一点,大约一到两个月左右,集中看房时间则以两周为佳。
猜你喜欢